公告日期:2025-04-16
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自ChatGPT問世以來,人工智慧(AI)似乎已經成為大眾輕易取得的工具,但不同的職業背景對於AI應用的評價都一樣嗎?范綱華老師利用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七期五次「科技與風險」調查資料,探討台灣民眾與人工智慧不同層面的互動。
研究結果顯示,接近65%的民眾認同AI的發展對社會有利,然而,不同職業類別民眾所表現的人工智慧態度有所差異。專業人員(78.8%)、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76.8%)、事務支援人員(77.8%)認可AI的好處,但也擔憂負面的社會影響,形成又愛又恨的態度;技術工匠有關人員(14.4%)較擔憂人工智慧作為暴力使用;基層工作人員(28.1%)、與從未就業者(27.1%)較傾向有順其自然的態度;然而,基層工作人員(12.5%)同時也擔憂人工智慧會助長個資犯罪。

研究同時針對性別、學習經驗等人口與經驗變項,討論不同特質對人工智慧發展的態度,並指出擁有不同態度的民眾,對於誰應該負責預防和處理AI可能帶來的風險,也有不同觀點。
原文連結:臺灣民眾對人工智慧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