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整合國內與選舉有關之大型面訪民調,更有效運用有限的資源,並加強政治學門與社科中心的合作互動關係,達成「過程公開、成果共享」之目標,為台灣民主歷程留下有系統的見證與寶貴的調查研究資料。
為你的價值投票
2000年成立,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支持的大型民意調查研究計畫,蒐集台灣民眾的意見,為學術界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寶貴的資源,提升對台灣民主進程的理解,並促進學術和社會的發展。2008年『科學50』中被選為過去50年來最佳50個計畫之一。
調查議題包含立法委員選舉、縣市長與直轄市長選舉、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總統滿意度調查、公民投票網路民調等。以主持人規劃跨校合作的方式,並整合面訪、電訪、網調等調查方式,運用一致與標準化的執行流程,以期資料品質更為提高、更具累積性。
調查資料
我們的特色
以民眾看法為主軸,透過多次選舉週期調查,探索民眾對總統施政滿意度以及對各項重要政治議題等民意變化。採取主持人跨校合作的方式,整合面訪、電訪、網調等調查方式,運用一致與標準化的執行流程,以及採用/開發有效的高科技調查方法,提高資料的品質並具有累積性。
豐富的縱向數據,提供對選民行為和台灣民主化進行的深入見解,促進國內學術和社會的發展之外,同時作為國外官方、非官方、及學術參訪團瞭解台灣民意的黃金基準。

持續與成員超過五十國的「選舉體系比較研究」(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oral Systems, CSES)以及超過二十個國家參與的「全國性選舉比較計畫」(Comparative National Elections Project, CNEP) 等國際學界交流,將跨國性比較研究題目置入核心問卷之中。
這些資料可用於民主政體的跨國比較研究和跨層次分析,運用資料庫歷年釋出的資料所發表的期刊論文、專書或專書篇章的學術研究成果已達上千篇。其中,在國際期刊中刊登在Q1級別的國際期刊共計69篇,英文學術專書由美國知名大學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共兩本。

秉持「過程公開,成果共享」原則,資料完成檢誤後即以中英文釋出。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政治與社會研究校際聯合會(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ICPSR)的資料庫,亦可查詢TEDS的調查資料,增加資料庫的國際能見度,讓TEDS提供的選舉資料庫,成為國際學界看見民主台灣的重要窗口,促使我國民主選舉研究的資料成為國際學術研究之公共財。

我們怎麼做調查

在總統與立委選舉前規劃不同波次調查的問卷內容,設計有共同性的核心題目,以利比較競選活動期間之民意變化。各波次也有各自獨立的題目,以配合不同競選階段的議題。選後定群追蹤則以選前核心題目為主,輔以針對選後情勢所設計之題目及選民對選舉過程、結果評估之相關題目。在九合一選舉時,則針對設籍在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的選民進行選後電話訪問,問卷設計的原則,三直轄市有共同之核心題目,以利比較競選活動期間之民意變化。

總統滿度季電訪是同步執行電話調查與手機調查。電話調查以「中華電信住宅部出版電話號碼簿」為母體清冊,等距抽樣法抽出各縣市的電話樣本後,再以隨機亂數修正電話號碼的最後一碼、二碼、三碼及四碼,以求接觸到未登錄電話的住宅戶,最後抽出應受訪的對象進行訪問;手機電話調則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最新公佈之「行動通信網路業務用戶號碼核配現況」(手機號碼前五碼之核配狀況),搭配以隨機亂數的手機號碼最後五碼來製作電話樣本。

與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協同建構網路民意調查受訪者資料庫,並架設網路民意調查實驗設計平台,進行網路問卷訪問的調查研究。研究者視問卷需要,得以設計單選題、複選題、開放題或是實驗設計,網調平台皆能建置相關的問卷題組。

研究資源
豐富的政治學研究,遍及全台大專院校的政治與社會學相關學系,以及政府單位與相關計畫;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不只專注台灣的選舉及政治變遷,更可透過世界各國的選舉比較與體系研究,將臺灣視角與全球串聯,認識台灣的民主發展。
查看完整研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