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臺灣經驗實證調查資料平台

  • 首頁
  • /
  • 研究成果
  • /
  • 吃電能的保母📱:父母積極教養、幼兒電子產品使用和其社交能力的關係
:::

吃電能的保母📱:父母積極教養、幼兒電子產品使用和其社交能力的關係

公告日期:2025-09-24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
探討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在父母積極教養和幼兒未來社交能力之間的中介效果

出生於千禧世代之後的數位原住民,學習、社交與娛樂等日常活動皆習慣以電子產品為主要媒介。這些科技工具不僅能協助我們有效處理生活瑣事,也被期待在育兒過程中發揮作用。

社會中雙薪家庭比例提高,許多父母難以在工作和家庭中取得喘息時間,便可能會「請」電子產品做為保母👶替父母陪伴孩童發展社交能力。但根據Hayne 等(2003)的研究結果表明,透過電視進行模仿學習的孩子,其表現遠不如在現場學習的孩子。

因此馬少聰等人(2022)使用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 (KIT)36月齡組第一至三波資料,探討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在父母積極教養(Parental Engagement)和幼兒未來社交能力(social competence)之間的中介效果。證實了父母對子女教養投入的心力越多,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就越少,進而避免幼兒未來社交能力受電子產品使用的負面影響。

幼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在父母積極教養和幼兒未來社交能力之間的中介效果

親子互動對孩子發展社交能力至關重要(Brownell et al., 2013)。與情緒相關的談話能幫助孩子理解情緒🫂,互動中父母也可以立即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反應,並讓孩子具體了解哪些社交行為會被鼓勵或制止。因此在使用數位學習教材時不應僅將其作為父母的替代品,而是做為親子互動間的輔助工具。

📁 科技對幼兒只有負面影響嗎?留言區點擊KIT資料庫連結🔗探索更多幼兒和電子產品的關係。

原文連結:Does Screen Media Hurt Young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Engagement, Children’s Screen Time, and Their Social Competence